观飞鸟赋
夏侯湛
余园有飞鸟,余出于庭而观之。 其始来也,若惊风之至,飘焉而疾; 其止也,若静波之沈,戢焉而没。 或凌赤霄以轻举,或翳苍林而委羽。 或朱羽丹喙,或缟衣素毳。 缤纷往来,嘈嗷鸣集。 忽其引喙低翔,或矫翼高翥。 邈飘眇而难察,差池出而相追。 尔乃群飞戏于空衢,颉颃翥以徘徊。 翔雾雨而弄音,曦日光而振衣。 其始逝也,若洒汉而倾; 其返也,若江海之流漫。 于是仲春之月,百卉丛生。 逍遥乎兰皋,徘徊乎椒涂。 顾见众鸟,集于茂木。 有鸣鸠之拂羽,有仓庚之弄音。 清风翕习,来集予庭。 戏于阶除,逍遥乎檐楹。 含和修容,绝粒长生。 仰羡斯鸟,欲飞而升。 托精灵于轻举,仰矫翼而抚凌。 思假梦以通灵,悲人生之长勤。 虽松乔之有慕,孰能若斯之不营。
……
赏析:
夏侯湛的《观飞鸟赋》以细腻笔触描绘飞鸟百态,借景抒情,展现了作者对飞鸟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,具有独特艺术魅力。
一、主题思想
1. 对飞鸟自由的赞美与向往:文中详细刻画飞鸟的各种姿态与生活场景,如“其始来也,若惊风之至,飘焉而疾;其止也,若静波之沈,戢焉而没”,展现飞鸟动静间的自在。它们“凌赤霄以轻举”“翳苍林而委羽”,自由穿梭于天地山林,这种自由的生活状态引发作者深深向往,如“仰羡斯鸟,欲飞而升”直白表达了对飞鸟自由的倾慕。
2. 对人生辛劳的感慨:在观赏飞鸟过程中,作者联想到自身人生境遇。“思假梦以通灵,悲人生之长勤”一句,表明作者渴望借梦境与飞鸟般的自由通灵,却只能悲叹人生长久的辛劳。通过飞鸟自由与人生辛劳的对比,凸显作者对人生沉重负担的无奈与感慨。
3. 对超脱境界的追求:“含和修容,绝粒长生”描绘飞鸟仿佛处于一种和谐、超脱尘世的状态,无需为物质生活奔波。作者虽羡慕仙人松乔的长生,但更向往飞鸟这种不营于世俗事务的超脱境界,反映出作者对摆脱世俗束缚、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。
二、艺术特色
1. 生动的描写:对飞鸟的描写细致入微且生动形象。从飞鸟的行动姿态,如到来、停歇、高飞、低翔等,到外观特征,如羽毛颜色、鸟喙形状,都刻画得栩栩如生。“朱羽丹喙,或缟衣素毳”,通过鲜明色彩对比展现飞鸟外观多样;“忽其引喙低翔,或矫翼高翥”,准确捕捉飞鸟瞬间动作,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受飞鸟灵动之美。
2. 丰富的修辞手法:运用大量比喻,“其始来也,若惊风之至,飘焉而疾;其止也,若静波之沈,戢焉而没”,将飞鸟来去比作惊风与静波,生动表现其速度与姿态变化。还运用对偶,如“或凌赤霄以轻举,或翳苍林而委羽”,增强文章节奏感与形式美,使描写更加工整、富有韵律。
3. 巧妙的抒情方式:采用借景抒情、托物言志手法。先细致描绘飞鸟自由美好的生活场景,再自然引出自己对自由的向往、对人生的感慨。将情感融入对飞鸟的描写中,使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,引发读者共鸣,同时借飞鸟寄托对超脱境界的追求,深化主题。
4. 清晰的结构:文章以作者观鸟为线索展开,先写飞鸟总体印象,接着从不同角度描写飞鸟姿态、外观、活动等,再由鸟及人,抒发自身情感与思考,层次分明,结构清晰,使读者能跟随作者思路,逐步体会文章内涵。
……
解析:
1. 余园有飞鸟,余出于庭而观之。
- 解析:开篇简洁明了,作者直接陈述自家园林中有飞鸟,自己出于庭院去观赏它们。这种直白的表述,为全文奠定了纪实性的叙述基调,迅速将读者带入到作者观鸟的情境之中,引出下文对飞鸟的具体描绘。
2. 其始来也,若惊风之至,飘焉而疾;其止也,若静波之沈,戢焉而没。
- 解析:此句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。描写飞鸟到来时,将其比作突然刮起的惊风,“飘焉而疾”突出了飞鸟速度之快,如同疾风骤至,展现出其动态的迅猛;而当飞鸟停歇时,又将其比作平静水波的下沉,“戢焉而没”描绘出飞鸟收敛羽翼,悄然隐没的姿态,体现出其静态的轻盈与安静。动静之间的强烈对比,鲜明地勾勒出飞鸟在不同状态下的独特姿态,使读者如临其境,感受到飞鸟行动的敏捷与停歇时的静谧。
3. 或凌赤霄以轻举,或翳苍林而委羽。
- 解析:这里描绘了飞鸟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场景与姿态。“凌赤霄以轻举”,“凌”有凌驾、超越之意,“赤霄”指代高空,此句展现出部分飞鸟能够凭借轻盈的身姿,高高地飞翔在天际,体现了它们志向高远、追求广阔天空的豪迈气概;“翳苍林而委羽”,“翳”表示遮蔽、隐藏,描绘了另一些飞鸟选择隐匿于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,悠然地落下羽毛,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、安于山林栖息的闲适之感。这两种场景的描绘,展示了飞鸟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多样性,也暗示了它们不受拘束、自由选择的特性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:(www.xinqdxs.net)诗词一万首青豆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