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以匹夫有怨,尚有报万乘,白公、子胥是也。
如今,一介匹夫心怀怨恨,尚且有向万乘之国报仇雪恨的,如白公与吴子胥。
今楚之地方五千里,带甲百万,犹足以踊跃中野也,而坐受困,臣窃为大王弗取也。”
可是楚国现在方圆五千里,拥有百万大军,本来足以在千里原野中驰骋,却坐以待毙,我私下认为大王不该这么做。”
于是顷襄王遣使于诸侯,复为从,欲以伐秦。
于是,顷襄王派遣使者到诸侯各国,重新缔结了盟约,想要讨伐秦国。
秦闻之,发兵来伐楚。
秦国听说后,派兵前来讨伐楚国。
楚欲与齐韩连和伐秦,因欲图周。
楚国想和齐国、韩国联合攻打秦国,趁机图谋灭掉周朝。
周王赧使武公谓楚相昭子曰:
周王赧派武公对楚国宰相昭子说:
“三国以兵割周郊地以便输,
“楚、齐、韩三国企图使用武力来夺取周都郊外之地以便于运输,
而南器以尊楚,
同时还要将天子的九鼎宝器南迁来尊崇楚王,
臣以为不然。
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。
夫弑共主,臣世君,大国不亲;
杀死天下的共主,让世代为君的天子作臣民,大国就不会亲近;
以众胁寡,小国不附。
凭借人多势众威胁势单力薄的周王室,小国就不会顺服。
大国不亲,小国不附,不可以致名实。
大国不亲近,小国不归顺,就不能够获得威名和实利。
名实不得,不足以伤民。
得不到威名和实利,就不值得出兵。
夫有图周之声,非所以为号也。”
若有图谋周王室的坏名声,就无法向诸侯发号施令了。”
昭子曰:“乃图周则无之。虽然,周何故不可图也?”
昭子说:“说楚国图谋周王室是无中生有。尽管如此,周王室为何就不能图谋呢?”
对曰:“军不五不攻,城不十不围。
武公回答说:“没有五倍于敌军的兵力就不要发动进攻,没有十倍于守城的兵力就不要围城。
夫一周为二十晋,公之所知也。
一个周王室相当于二十个晋国,您是知道的。
韩尝以二十万之众辱于晋之城下,锐士死,中士伤,而晋不拔。
韩国曾经出动二十万兵力围攻晋国都城,结果兵败受辱,锐士和中士死伤惨重,然而晋城也没被攻克。
公之无百韩以图周,此天下之所知也。
夫危两周以厚三川,方城之外必为韩弱矣。
损害东周、西周来增强韩国的实力,方城之外的土地必定会被韩国所侵占。
何以知其然也?
为什么知道会这样呢?
西周之地,绝长补短,不过百里。
西周的土地,截长补短拼接起来,方圆不超过一百里。
名为天下共主,裂其地不足以肥国,得其众不足以劲兵。
西周在名义上是天下诸侯共主,然而夺取它的土地也不足以使国家富饶,得到它的百姓也不足以使兵力增强。
虽无攻之,名为弑君。
虽然没有攻打它,但名声还是杀害天子。
然而好事之君,喜攻之臣,发号用兵,未尝不以周为终始。
然而好事的国君,好战的臣子,发号施令动用兵力,没有不以图谋周王室为最终目的的。
是何也?见祭器在焉,欲器之至而忘弑君之乱。
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看到祭祀的宝器在周王室这里,只想获得祭器却忘记了制造弑君之乱的罪名。
今韩以器之在楚,臣恐天下以器仇楚也。
如今韩国要把祭器迁到楚国,我担心天下人会因为祭器而仇视楚国。
臣请譬之。
请让我做个比喻。
喜欢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请大家收藏:(www.xinqdxs.net)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青豆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