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若欲速得志,则事可以隐。
若想迅速的实现志向,就应该把要做的事情隐蔽起来。
原来,楚国副将蔿贾观郑国阵势是守关待援,就私自与大将斗越椒商议说:“今日,郑人避而不战,坚守关隘,定是等待晋兵援助。我军必须乘晋兵到来之前,诱其出关交战,方可取胜。”
副将蔿贾附身侧耳对斗越椒窃窃私语道:“必须如此这般,郑将必将中计与我们楚军开关交战!”
我听说边关兵败,三将被擒,心中有是害怕又是大惊。我做了很多年的流亡公子,深知被灭国之后是何等的凄惨,所以我很害怕。我伺候了晋文公重耳很多年,很得晋公喜爱,亦是知道弱国该怎么做,我深知楚国兵多将广,郑国的弱小,只是我不知道郑兵是如此之少,郑将亦是如此之少。我忙召集大臣商议,思考怎么办。
我们君臣商议之后,决定派公子丰为使臣去楚营谢罪求和,贡献礼物,请求结盟。
楚穆王准郑国求和,双方结盟,将郑国三将释放。楚为大国,兵众将广。郑国为小国,兵少将也少,只能选择背晋从楚。
楚穆王派大将斗越椒为将、蔿贾为副将,率兵车三百乘讨伐郑国。
楚王讨伐郑国得胜。
楚穆王派息国公子朱为将、公子筏为副将,率兵车三百乘讨伐陈国。
楚王讨伐陈国得胜。
楚国屡战屡胜,诸侯从此皆朝拜楚国。
冬初十月,郑、陈、蔡三国国君遵循楚穆王的命令在厥貉会盟。
楚王要求冬初十月在厥貉会盟。
但是,为显示诚意,我与陈共公一起在秋末的时候便到了息地,专门在息地等候楚穆王驾到。
秋末冬初,天气还是有点冷,我们两个弱国的国君就在这里等了一日又一日。我们生怕错过了,又生怕来晚了。所以,每日都是积极的等着。总之,为了不做亡国之君,我与陈公一起努力的等待着楚王的到来。
冬初十月,楚穆王驾到息地,我与陈共公以礼相迎楚穆王。
这时,探马报告说:“蔡昭侯已经在厥貉等候君王多时了。”
于是,楚穆王命我与陈共公登上马车,快马加鞭同往厥貉而去。
蔡昭侯恭迎楚穆王于厥貉境内,以臣礼相见,礼节和招待天子时的一样。
我一见蔡侯的礼节,大惊,我想:“蔡侯如此屈礼,以臣礼相拜楚王。相比之下,楚王必定以我们礼轻而怪罪于郑国和陈国,我们不可粗心大意!这次的失礼万一被楚王追究,必将让郑国付出惨重的代价!现在我必须要想办法躲过这次危难!”
内谋外度,考省不倦,日考而习,戒备毕矣。
谋划于心而揣度于外,不倦地思考比较,每天反复思考,警戒防备之道就全在于此了。
我不得不怕。我不想做亡国之君,求生的欲望,让我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。
倘若被强大的楚王记恨,我郑国就会被灭国。
我想起我的父亲郑文公,他那时总是感慨无一个争气的儿子。他的儿子日日惦记的就是成为郑公享受生活。可是,他作为郑公,每日所想的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,为子孙后代所谋划。
而现在,我成了郑公,我每日所想的,就是这样如何伺候好大国。就像多年前,我在晋国做流亡的公子,我那时每日所想的就是伺候好晋文公重耳。
我不得不向楚穆王讨好的说道:“君王千里亲自驾临厥貉,宋君也不来参谒,真是目中无王。君王何不兴兵伐宋!”
是的,只有宋国的过错比郑国的过错大时,楚穆王才会不揪着郑国的过错。转移怒火是一个好办法。
楚穆王说:“孤王屯兵厥貉,正为准备伐宋!”
宋国司寇华御事听说楚人屯兵厥貉,正在准备伐宋,就急急忙忙的对宋昭公说:“臣闻‘小不事大,其国必亡'。宋国是小国,楚国是大国,小国宋国不侍奉大国楚国,小国宋国必将灭亡。今日楚国强大,已经降服了郑、陈、蔡、许诸国,独不得宋,故而伐之。君主不如先往厥貉礼迎楚王,请求会盟,可免楚人伐宋。”
于是,宋昭公亲自到厥貉迎接楚穆王,礼迎楚穆王,宋昭公请求与楚穆王结盟,并准备了打猎工具,请楚穆王去孟堵打猎。
当时,楚穆王、宋昭公、郑穆公、陈共公、蔡昭侯均到孟堵打猎。
打猎时,因宋昭公的车上没有带燧(击石取火的工具),违背了楚穆王的命令。
楚国的司马申无畏说:“宋公违令,车上为何不带燧。君不可加刑,请治其仆!”便把宋昭公的车夫当众挞三百鞭,以儆诸侯,要诸侯从此以后唯命是从。
自此以后,宋昭公认为楚人欺负宋人,怨恨楚穆王。
喜欢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请大家收藏:(www.xinqdxs.net)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青豆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